预约

新闻资讯

“大東亞共榮圈”是一個彌天大謊

  新華網北京8月11日電(記者 牟旭 白旭 明星 孟含琪)漫步於吉林省長春市新民大街的人,會覺得這條82年前建成的道路很引人注目。

  道路中央設了一條16米寬的散步林蔭道。道路兩側庭院內的建筑則在街道界面中后退,讓位於圍牆和樹木,建筑隱藏在樹叢后面成為沿街背景。

  從建成之日起到1945年日本戰敗投降,新民大街被稱作順天大街,是偽滿洲國皇宮的中軸線,亦是偽滿洲國的中心“中央大道”。

  1931年“九一八”事變后,日本侵佔了中國東北地區。1932年3月,日本扶持的傀儡政權偽滿洲國成立,“定都”於長春,改名新京。

  新民大街兩側聚集著偽滿國務院、四大部和一個綜合法衙。這些建於上世紀三十年代的興亞式建筑十分考究:外牆採用當年先進的陶瓷貼面技術,大廳內的地面、樓梯是淡黃底色水磨石,牆圍則多是大理石。

  實際上,偽滿洲國的“成就”不止這些:“新京”是中國較早規劃地鐵、普及抽水馬桶、普及管道煤氣、實現主干道電線入地的城市﹔偽滿時期的經濟開發打下了日后東北鋼鐵等重工業的基礎。

  吉林省著名文化學者曹保明說,“真正了解歷史的人會看到另外一面。建筑本身沒罪,但建這些樓死了多少中國人啊!”

  吉林大學副校長王勝今教授指出,有人認為,日本多駐20年,東北會更好,但這些人隻看到了所謂“開發”成果,忽視了日本對東北殘酷的掠奪,更忽視了日本把東北當做侵略基地,實現其所謂“大東亞共榮圈”的野心迷夢。

  今年89歲的劉其祥親身經歷過“開發”過程。對於存在14年的偽滿洲國,劉其祥沒有、也不可能會有絲毫感念。

  劉其祥的老家在山東,1943年他被招工到現位於吉林省遼源市的西安煤礦。和他一道的還有父母、兩個弟弟等家裡7口人。

  “來到礦山時,日本正在打太平洋戰爭。他們為了滿足戰爭需要,採取掠奪式採煤法,經常發生井下事故。我父親被大冒頂砸傷,送到礦醫院也不給治,不久就去世了。”劉其祥說。

  劉其祥當時僅15歲的二弟劉其順也下井採礦。“下井不長時間,我二弟被擠壞了腦袋。我把他救到井上,送到礦醫院,可醫院根本不為礦工治病,第二天早晨人就死了。”劉其祥回憶道。

  日本控制下的西安礦區的煤炭產量從1931年的16.8萬噸增長到1944年的209.5萬噸。煤炭產量增長的背后,是礦區內6個“萬人坑”埋葬的遇難中國礦工的生命。

  東北淪陷時期遼源礦工墓紀念館就建在其中一個“萬人坑”舊址上。這裡有197具死難礦工遺骨和礦工墳3000余個。

  老館長劉玉林說,日本人在煤礦推行“以人換煤”的人肉開採法導致大批礦工死亡。日本遺留的檔案顯示,1931年至1935年,西安煤礦的工人登記卡片是92348張,而當時全礦實有人數僅18000左右。這些被日本人和漢奸強擄而來的礦工平均壽命為30.5歲。

  “我父親死后,我曾幾次想帶領全家逃跑,都沒跑成。”劉其祥介紹說,日偽時期的礦山統治機構很健全,坑口有警衛,防止工人逃跑﹔井上有大櫃把頭、外勤、內勤看住工人﹔井下有“溜掌子”。

  對於逃跑的人,日本人准備了各種酷刑。一個陳列室內,尸骨的頭部、、腿部深深的刀痕,是生前遭受酷刑的証據。

  曾擔任偽滿勞務委員會干事長的古海忠之在戰后供認:1942至1945年8月,日本在中國東北實際強擄征用勞工總數約為430萬人。《中國抗日戰爭史》一書統計,中國各地發現類似“萬人坑”近100處,死難中國人達100萬人以上。

  1940年8月1日,日本外交大臣鬆岡洋右發表了“外相談話”,“大東亞共榮圈”第一次出現在公共場合,隨后被確定為日本的國策。

  關於“大東亞共榮圈”的范圍,鬆岡主張以“日、滿、支”為主干,外加南洋等地區。“滿”即偽滿洲國,也就是當時被日本佔據的中國東北地區﹔“支”即,是近代日本侵略者對中國的蔑稱。

  1941年1月,日本首相東條英機在“大東亞建設的設想”的演說中毫不掩飾地宣稱:“指導帝國目前正在進行中的大東亞戰爭的關鍵,一方面在於確保大東亞戰略據點,一方面在於把重要資源地區收歸我方管理和控制之下。”

  吉林省檔案館藏有以日本關東軍憲兵隊司令部、偽滿洲國各級政府機構、偽滿中央銀行檔案為主的日本侵華檔案66卷宗。這些檔案詳細記錄了日本掠奪的重點是保障其軍事作戰急需的鋼鐵、煤炭、金屬等。

  1944年下半年,強弩之末的日本發動神風特攻隊自殺襲擊。然而,生產飛機的鋁材緊缺,在日本軍部要求下,偽滿洲國開展了金屬“獻納運動”。滿洲銀行將1分、5分、1角的鋁幣,總重57.8噸押運回日本,送至神戶制鋼所。

  如果說劉其祥不曾在偽滿洲國過上正常日子,那麼生在、長在偽滿洲國的徐魁章同樣不會感念那段歷史。

  “名義上共榮,什麼都他們(日本人)說了算。”徐魁章說,這是他對“大東亞共榮圈”最深刻的印象。

  年逾80的徐魁章在偽滿洲國的公主嶺地區上過小學:一到學校的第一件事就是朝會,全體師生面向東方向日本天皇九十度三鞠躬﹔教材以日語為主,歷史課全是偽滿歷史和日本歷史,中文稱作滿文,地圖上隻有偽滿洲國和日本。

  “校長是中國人,但配有兩三個日本副教,他們說了才算數。學校教我們是滿洲人,但從父母那裡,我知道我們是中國人。”徐魁章說。

  徐魁章回憶,中國人吃大米是經濟犯罪,隻能吃高粱和小米。中國人要吃好的隻能在山溝裡偷種小麥。吃大米還隻敢在晚上9點之后,因為那會兒不容易被巡邏隊抓住。

  東條英機在“大東亞建設的設想”的演說中宣稱“建設大東亞共榮圈之根本方針”是:“實淵源於肇國之偉大精神,欲使東亞各民族各得其所,基於以帝國為中心之道義確立共存共榮之秩序。”

  學者呂萬和指出,日本在民族宗教方面,各種方案都規定了控制、分化、利用政策,規定以日語為公用語,廢除歐美語,取締一切“榮圈思想”。

  實際上,偽滿洲國從成立之日起就牢牢被日本掌控。偽滿成立后的第八天,溥儀就和日本關東軍司令官本庄繁以“換文”的方式簽訂了日滿密約,將國防、內政、經濟和等大權,全部交給日本。

  1932年9月15日,日本宣布正式承認偽滿洲國,雙方在長春簽訂《日滿議定書》,以所謂條約的形式確認了日本在中國東北的軍事、和經濟控制權。

  今年88歲的張殿國,從小父母雙亡,十幾歲時曾在遼寧鞍山靠討飯度日。張殿國說,“連要飯的,小鬼子都給你氣受,在出入的關口用狼狗咬你。殺人就像殺小雞一樣。那會兒,恨也沒招。”

  17歲時,張殿國到了長春,在大房身機場附近封閉管理的農場為日本人種菜。1944年底的一天深夜,張殿國和100多名伙伴在地下黨的策動與接應下,逃出了長春。

  “咱們勇敢,不怕死,用刺刀跟鬼子硬拼。你要來狠的,小鬼子也還是怕的,也有逃跑的。”張殿國說。

  王勝今介紹說,從檔案中發現,關東軍對日本軍人家書進行抽查,質疑戰爭的內容會被涂抹去掉。從中可以看出,就連部分日本軍人也看穿了“共存共榮”的謊言。

  偽滿洲國是“大東亞共榮圈”的主干地區,被日本視為“滿蒙生命線”。然而正是在這裡,王勝今說,日本犯下的罪行罄竹難書:強征慰安婦、移民侵略、強擄勞工、使用化學武器、進行細菌戰等,這些罪行都在日本遺留的檔案中得到印証。

  吉林大學東北亞研究中心主任於瀟教授說,從明代以來,中日之間有三次戰爭,每一次日本都蓄謀先佔朝鮮和中國東北,再佔領整個中國。近代以來,為了侵略中國,日本進行了大量的理論與戰略准備,且政策實施有條不紊。

  日本為配合每一次對外侵略,總要巧言令色炮制一大堆謊言,形成比較系統的侵略理論:假意排擠白人、實為企圖獨佔亞洲的“大亞細亞主義”﹔高唱中國獨立、實為粉飾日本侵略中國的“東亞聯盟”論﹔“擔心”中國被西方列強瓜分而提出的“保全論”等。

  “大東亞共榮圈”是以1938年前后由兩名日軍特務所作的“國防國策案”為基石誕生的。起初,以“東亞共榮圈”而提出,后來又變成“大東亞協國經濟圈”、“大東亞的建設”、“大東亞新秩序”等名稱。

  於瀟指出,“大東亞共榮圈”這個理論,高唱反對歐美對亞洲的侵略,實際上是日本對亞洲各國進行統治與壓榨的偽裝。

  該書指出,“亞細亞主義”、“大東亞共榮圈”,這些口號五花八門,但它們的血緣是清晰的,在本質上就是“大日本主義”。日本是一個小國,資源十分匱乏,要實現“大日本為中心”的野心,勢必向外擴張。

  面對至今仍不承認、甚至美化侵略罪行的日本右翼分子,該書寫道:“我們不能簡單認為這種史觀是日本政府缺乏常識,而是日本右翼分子全然不顧國際法基本准則和人類良知,決心繼承先輩們的衣缽,企圖重溫先輩的迷夢。這才是問題之所在。”

  【“十三五”,我們這樣走過】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“深化國有企業改革,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,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。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,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,支持民營企業發展,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。”習總的重要論述,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。“十三五”以來,在一項項惠企政策、改革措施推動下,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、活力更加充沛。【詳細】

  【總擘畫高質量發展】共享發展,民生改善奔小康高質量發展,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。習總多次強調,“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。”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、兜牢民生底線?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、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?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?總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、察、問民生,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。【詳細】

广告出租技术VX:abc0625999

成都qt/bt工作室欢迎你【安排微信:abc20231918】专业提供成都大圈伴游安排,成都90分钟不限次,成都专业kb工作室,成都qt/bt会所等,这里是分享和体验成都休闲旅游娱乐的最佳平台!

在线客服

关闭

客户服务热线


微信:abc20231918

QQ:1120013758